一、产业规模惯性扩张,小茶类发展速度加快 2015年我国茶叶生产总规模继续保持惯性扩张态势,估计全国茶园总面积可达4316万亩,比上年增加175万亩,同比增长4.2%。其中开采面积约3387万亩,增加228万亩,增幅7.2%。全年干毛茶总产量约为227.8万吨,同比增长8.9%。其中,名优茶99.3万吨,增加9.1万吨,增幅10.1%;大宗茶128.5万吨,增加9.5万吨,增长8%;绿茶产量稍有增长,达140万吨;红茶、黑茶(不含普洱茶)产量增长幅度达到10%以上,产量分别为25.3万吨、17.7万吨;乌龙茶产量25万吨,增长4.7%;白茶增产50%以上,超过了2万吨。全年干毛茶总产值比上年增加170.1亿元,达到1519.2亿元,增幅12.6%,其中,名优茶产值1038亿元,增加145.4亿元;大宗茶产值481.2亿元,增加24.7亿元。贵州、四川、浙江和陕西干毛茶产值分别增加49.8亿元、27亿元、18.6亿元和16.5亿元。综合产值估计达到3078亿元,增长3%。 二、生产结构调整优化,茶叶市场总需求放缓 茶叶生产结构调整优化,一是茶园结构优化,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比例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达56.5%;有机茶园面积比例提高0.3个百分点,达6.2%。二是茶类结构优化,干毛茶产量中绿茶、乌龙茶占比有所下降,红茶、黑茶、白茶、黄茶比例有所上升,六大茶类比例更加均衡。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58.3%的产区整体销量下降或持平,41.7%的产区销量有所增长;92%的产区高档茶销售量下降,下降幅度10-20%不等。国研网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9月份,全国精制茶产量176.57万吨,同比下降3.86%,为5年来的首次下降;比较历年1-9月份精制茶企业净利润总额发现,其增幅连续3年下降,而相关的亏损企业比例连年增长。代表性批发市场库存出现积压。 三、茶叶生产价格开始下滑,各茶类市场售价涨落不一 今年第2、3季度茶叶生产价格指数分别为99.4和98.3,为6年来首次跌破100;示范县调研数据显示,春茶价格三年来连续下降;茶叶价格总体平平,毛茶均价为60元每公斤。50%产区名优绿茶价格同比下降2-5%,55%产区大宗绿茶价格同比下降5-16%;70%产区红茶价格下降6-15%;所有乌龙茶产区价格下降5-17%,所有黑茶产区价格呈现增长。受市场整体环境影响,茶青价格在春茶期间开始出现被挤压情况,江西、湖南、重庆等67%的产区春茶早期茶青价格下降8-10%,56%产区春茶中后期茶青价格下降6%。 四、茶叶出口量稍有回增,出口额持续增长 2015年1-10月我国茶叶出口25.79万吨,金额约10.9亿美元,分别同比上升4.17%和5.07%。其中,出口绿茶21.48万吨,同比上升5.26%;红茶、花茶分别出口2.31万吨与0.49万吨,分别同比增长2.82%、5.85%;普洱茶和乌龙茶出口量分别为0.27万吨与1.24万吨,分别同比下降9.42%与7.80%。估计全年茶叶出口量31万吨,同比增长2.8%。 五、电子商务规模快速增长,线上竞争愈益激烈 随着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茶叶企业涉足电子商务。不仅传统茶叶大企业增加了网络销售业务,中小茶企、茶叶经销商、茶农也纷纷进入网络市场。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调研结果显示,目前64.4%的茶叶企业开展了茶叶电子商务,20.5%茶企计划开展。2013年天猫平台茶叶企业开设店铺数量14.2万家,活跃店铺数为5万多家;2014年则相应增长为到了17.1万家及7.4万家,分别同比增长21%和44%;2015年双十一单天茶叶类卖家数量为33.8万家,同比增长94.4%。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茶叶移动电商交易占比稳步提升。调研数据显示,已开展了电子商务的茶企中有91.5%的企业涉足移动端业务,而计划开展电子商务的茶企中有93.3%的企业倾向于选择移动端。伴随茶叶电商规模的快速增长,线上竞争日益白热化,茶叶电商盈利水平持续下降,传统电商发展遇到了发展瓶颈。茶企的线上业务想要脱颖而出,其间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要求越来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