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门户网站 !
  • 春风化雨润武义 有机茶香飘四方(一)
  • 发布时间:2017.04.10 作者:陶悦清 浏览量:106 来源:浙江日报
  •  

        “武阳春雨”,历经23年的创牌之路,为武义县的茶产业打响头炮。名优茶叠加有机特色,未来,武义茶曲又将奏出何种强音?
      一场春雨后,云雾遍山香;多少品茶客,开怀话武阳。
      篆刻艺术家、诗人叶一苇这首脍炙人口的《咏“武阳春雨”》茶诗,形象地描绘了武川大地养育的名茶——“武阳春雨”茶。冲泡品饮一杯,茶芽缤纷错落,果真如春雨飘洒,令人心醉。
      早在1994年,金华市武义县就开启了“武阳春雨”的地方特色茶叶品牌的创牌之路。20多年来,这一品牌的诞生、发展到逐步走向壮大的过程,就是武义茶业规模化、生态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的过程。而这二十载,同时也记录了武义开发有机茶的成长史。
      依托县委、县政府“名优茶生产大县”“有机茶生产强县”的思路,截至2016年底,武义茶园面积10.43万亩,其中有机茶种植面积达到1.25万亩,占比约达12%,有机茶颁证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产茶县前列。众所周知,有机茶是无污染、高品质的生态健康饮品,在武义的兴茶决策下,武义茶业的品质傲然跻身茶叶安全等级塔尖。
      一套地方茶叶品牌与有机特色的“组合打法”,成为武义兴茶强县的发展要义。
      今年是“武义有机农业十年规划(2008~2018)”的关键提升年。发展至今,武义以有机茶产业为核心,串珠成链,已初步形成了茶叶、优质水果、中药材、食用菌、山稻、蔬菜和畜牧业等有机产业优势。接下去,将有机二字发挥到极致,武义茶业战鼓再擂,前行的脚步更坚定、更有力!
      严控源头
      有机肥投入念好“替”字诀

      从1995年武义有机茶发展伊始,全县有机茶园面积不足1000亩的状况,到2016年,全县1.25万亩的有机茶种植面积……一路上扬的数字,既是武义茶业发展的荣光,又化为一道道严苛的把关难题,茶叶生产环节杜绝使用化肥、除草剂和化学合成的农药。
      正本须清源。武义为发展有机茶业严把“源头关”——努力加强有机茶园投入品监管,投入品“零差价”供应,积极推进绿色生态防控和标准化生产。
      2016年,武义为全县有机茶园送上新一轮“生产大礼包”:县农业局通过招投标方式购得菜籽饼1000吨,县财政局支付其中50%的费用,另一半由有机茶基地自掏腰包。按照每一亩投用200斤肥料的标准,这一补助基本实现对全县有机茶园全年有机肥用量的全覆盖。此外,武义近年来已连续出台多轮投入品推广补贴政策,太阳能诱虫灯、诱虫色板等绿色防控设备的购买安装均在补助之列。
      而要真正确保有机肥代替化肥,关键还在于建立有机肥替代化肥长效机制,引导农民走出一条有机肥施肥之路。一套行之有效的有机肥生产机制,即将在武义“落地”。
      日前笔者来到位于武义壶山街道的郁清香茶园,山鸡、贵妃鸡等家禽三五成群在茶园里觅食。2006年,茶园负责人徐云寿在自家茶园率先试验起畜禽排泄物农家肥生产,打造起茶园里的“小循环”。
      徐云寿说:“按每亩茶园10只鸡的养殖密度进行养殖。一只鸡一年产生30多斤鸡粪,相当于为每亩茶园提供了近300斤鸡粪。”这样做,一方面确保茶园土壤肥力,鸡啄食小虫的天性又为茶园控制了病虫害,保证茶园的有机生产。”
      今年,这样的“小循环”有机肥生产样本,将在武义得到进一步推广升级——武义计划于2017年10月在当地万亩无公害良种茶示范基地的5000亩核心区域内,集中示范推进畜禽排泄物有机肥应用。“养料”的生产由该县的煊绿畜禽养殖场提供。
      时逢农业部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的开局之年,目前,武义县人民政府也已提交申报书,提请入围全国100个果菜茶重点县(市、区)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区,力争用3~5年时间,集成推广有机肥代替化肥乃至替代商用有机肥的生产技术模式,构建长效机制。
      如今,走在武义的垄垄茶田间,绵延的茶香间蕴藏满满的“有机智慧”。太阳能诱虫灯和诱虫色板,绿色防控设备遍布茶园;铺设茶园喷灌系统,助茶叶增产;有心的茶农们在茶园里种植上桂花、乐昌含笑等绿化苗木,既美化了茶园环境,调节了茶园生态,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全程追溯
      从茶园到茶杯透明可查

      “从茶园到茶杯”,有机茶产品强调采摘、加工、售后等所有环节的安全质量监控。武义有机产品认证企业、出口茶企建立二维码追溯信息平台,质量追溯的框架已经搭建好,各项规章制度和生产技术措施都基本建立和健全。
      而随着茶产业追溯体系建设不断深入,武义有一批盯住“有机”特色做文章的茶企,严把严控茶叶生产、加工乃至最前端的农药隐性化学成分的监测,追溯体系自成体系。
      全国知名的有机茶企“更香”坐落于武义县白姆乡金坑脚。公司每块茶叶基地的负责人手中,都有2份特别定制的“小本子”,这成为更香7000多亩有机茶园的品质保证。公司总经理金国庆介绍,采用“身份证”式管理,鲜叶进厂、初精制加工到成品包装的每道工序,均有数据记录在册——
      一份“农事记录本”:详细记录每块茶叶基地的施肥、除草、采摘、修剪、土壤耕作、鲜叶采摘乃至运输车辆车号等所有活动操作,并由公司层面专门成立茶园检查小组,不定期地进行巡逻监测检查。
      一份“茶叶加工过程跟踪卡”:茶青采摘进厂后,根据地块对茶叶进行编号并建立档案,对每批进厂鲜叶进行加工编号,跟随从鲜叶到成品包装的各个工序。每道工序实施责任落实到人制度,确保流向可追踪、源头可追溯、出现质量问题可查询。
      “我们以高于市场价40%的价格收购茶青。”金国庆说,40%的溢价使茶农获益致富的同时,也成为管控安全生产的一个无形之手。一旦在生产的任何环节发现农残超标,全年40%的溢价收入将被扣除。过硬的质量把关,让“更香”连续十多年获得欧盟EC、美国NOP和杭州中农三重有机茶认证,茶叶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与此同时,政府层面的有机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也在层层深入。2013年,由武义县农业局组织在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立二维码追溯系统,可以查询该批产品从种植到成品的过程信息。2015年,由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在指定公司生产车间安装监控,与省电子监管码联网,消费者随时可在网上看到茶企的生产环节,起到监督作用。
      得益于有机茶规范管理模式的理念,武义茶产业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基本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的管理经营模式。
      “更香有机茶”“汤记高山茶”“乡雨茶”等一批茶企茶叶品牌得到较快发展。武义茶业拥有县级以上龙头企业17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全县共有茶叶专业合作社103家。现在全县近2/3的茶园是企业茶叶生产基地,其中4万亩茶园由企业直接管理。同时,武义大力推行“机器换人”,形成了系统全面的茶叶加工网。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上篇信息:龙井茶炒茶技艺如何传承?——杭州西湖区的干部们与村民一起出谋划策
                        下篇信息:春风化雨润武义 有机茶香飘四方(二)

     

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