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阳黄汤品牌推介会在杭州举办,一时间,颇为小众的黄茶,引来了诸多参观者的驻足与青睐。 平阳黄汤,单看名字,产地、茶类一览无余。平阳县,这座被称为“东南小邹鲁”的浙江小城,徐徐海风滋养着4.2万亩茶园。看似郁郁葱葱的林叶间,波澜不惊,却不知这杯中黄金——平阳黄汤,曾历经百年的沧桑起伏。 从无到有,从有到几近失传,再到如今重耀异彩。这传奇故事里,几多坚守。 坚守黄汤,矢志不渝 作为六大茶类之一的黄茶,小众、珍奇,但制作工艺的繁复,使得不少追求速度的企业望而却步。即使是一些以黄茶著称的产地,也出现了“换汤不换名”的场景:茶是原来的名字,制法却是绿茶的工艺。这种情况下,一份对平阳黄汤的坚守显得更为可贵。 “平阳县主要产两种茶,绿茶叫早香茶,黄茶就是平阳黄汤。从恢复制作工艺以后,我们当地重拾了这块珍宝,倍加珍惜,会完全按照黄茶的工艺来做。”浙江省平阳县农业局总农艺师、平阳县茶叶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曾呈理说,现如今当地的五六十家茶企中,有10多家在生产黄茶。 “黄茶,按照鲜叶老嫩和大小不同,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平阳黄汤属于黄小茶。”曾呈理说,每年惊蛰时节,黄茶的采摘便早早开始。 “这与当地特早茶优势分不开,该品种是我们县农业科技人员,自行从本地群体种当中选育的,具有发芽特早、成品茶香气高等特点,还被专家认定为是国内罕见的开发名优早茶的珍贵品种资源。”曾呈理笑着说。 一年唯一的采摘季持续到清明前,短短一个月,是平阳黄汤的黄金制作期。“平阳黄汤,以干茶显黄、汤色杏黄、叶底嫩黄三黄而著称,并与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并称中国四大传统黄茶。” 采摘季过去了,茶人们却未能闲着。 “我们还要把茶树砍了,留下四五十公分的高度,等到明年再抽新枝,再进行采摘。”曾呈理说,每一年,重新抽枝的鲜叶,带着入冬以来蕴藏的丰富营养,带着大自然的纯净,创造了它得天独厚的品质与滋味。 九烘九闷,重出江湖 平阳黄汤的独特韵味,同样离不开其精湛的闷黄工艺。但技艺的创造与传承,都几经波折。 平阳黄汤,创制于清朝,那时候简陋的茶叶生产环境,竟成为了孕育她的摇篮。 “当时茶场的设备简单,大都采用手工制作,在杀青或揉捻以后,往往不能及时进行烘干,这使得揉捻过的叶子,常常闷堆三四小时甚至十多个小时后,才能得到处理。没想到,产品运往天津、营口等地销售,因为其刺激性减弱、滋味醇厚,反而更受顾客的喜爱。平阳县的茶商受此启发,创制了平阳黄汤。”曾呈理说。 而后,泰顺、永嘉、瑞安等县也纷纷学习制作,有了一定规模的黄茶,被统称为温州黄汤。“但品质以平阳北港(南雁荡山区)为最佳,因而平阳黄汤名气越来越大。” 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平阳黄汤每年尚有千余担销往北京、天津、上海、营口一带。直到抗战爆发,平阳黄汤“顺风顺水”的生涯就此结束,甚至差一点遭受“灭顶之灾”。 陷入战争泥淖的中国,民不聊生,黄茶生产也随之逐年下降。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条件仍旧萧索。 “由于黄茶工艺复杂,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算是奢侈品,与当时绿茶、红茶的大宗货物相比,黄茶名优茶的制作受到了影响。在上世纪50年代末,平阳黄汤的市场几乎没有了,制作技艺的传承岌岌可危,几近失传。”曾呈理说。 但是,茶乡的人们,不忍看到这样的现状继续下去,决心让历史名茶重放光彩。20世纪80年代初,平阳县的茶叶技术人员与茶农合作,他们找老专家,找年长的技术工人学习经验,反复摸索、试制,终于攻克了闷黄关键技术———九烘九闷,让历史名茶平阳黄汤,重现江湖。 “闷黄,是指根据天气和鲜叶老嫩程度,历时48~7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进行的一种加工工艺。最多需经九烘九闷精制而成。在黄茶中,闷黄时间最长,不仅在叶的外观色泽上发生了黄变,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叶的内含物质的转化,黄变程度最充分,品质最佳。”曾呈理说。 这样的工艺下,品质特征格外显著:汤色杏黄明亮,并带有一丝玉米香味,概括为“杏黄汤,玉米香”,“黄汤”之名更佳实至名归,得到茶叶专家的一致好评。“由于茶叶在闷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最有益处,同时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所以平阳黄汤被称作杯中黄金。”曾呈理说。 2013年3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周国富先生在平阳视察茶产业时,欣然题写“平阳黄汤,乾隆贡品”八个大字。今年2月,平阳县更是荣获“中国黄茶(平阳黄汤)”这一国家级“金名片”。 文化兴茶,科技兴茶 一杯平阳黄汤,馨香四溢。它的诞生,离不开当地上千年的茶文化积淀与传承。这里产茶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 “浙产茶十州,五十五县,有永嘉、安固、横阳、乐城四县名”,这是《唐书·食货志》中里的平阳茶,里面提到的横阳,就是如今的平阳。 温州郡建茶场于平阳,并设置里专管茶叶的机构,实施“禁榷法”,缴纳茶税。这是南宋进士黄汉章的《茶坡集》,也是平阳最早有关茶叶方面的文章。 “平阳黄汤作为百年黄茶品牌,历史上有很高的知名度,许多茶学著作中都有记载,但由于几近失传,因此品牌需要重新打造和宣传。”曾呈理说,现今,为弘扬茶文化,打造平阳黄汤公共区域品牌,县里出台了系列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从2016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茶产业发展。平阳黄汤申请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加强原产地保护。 平阳进行文化兴茶,茶摄影、茶叶诗会、茶叶笔会、茶艺茶道表演等茶文化活动,也在陆续开展。“我们还打造茶旅线路,建设了水头镇朝阳山畲乡风情平阳黄汤茶园、山门镇生态红豆杉茶园等,并将畲族喜欢喝平阳黄汤,畲族姑娘采茶、唱茶歌等习俗融合到旅游中去。” 抓产品开发挖掘和品牌宣传的同时,平阳也十分注重依靠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我们全面推行茶园绿色栽培管理,不施用违禁农药、化肥,严把源头质量关,又大力支持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行茶厂标准化、规范化、清洁化生产。现在当地茶企创新研制了新的产业链,手工机械,使得传承与发展两不误。”曾呈理说,“机械制作环节,保证规模和效率,手工制作工艺,依然保证了平阳黄汤的纯正滋味。未来,更多的黄茶产品会从温州走出去,走向全国,将更多的健康带给消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