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门户网站 !
  • 武义祝雅松:化绿为黑 惠及茶农
  • 发布时间:2019.06.21 作者:侯明明 浏览量:135 来源:浙江日报
  •  

        初夏清晨,武义县王宅镇要巨村千亩茶园延绵起伏,一片绿意盎然,空气都是清甜的。茶农们一边采摘茶叶,一边闲聊。
        “我小的时候,只知道喝春季嫩芽做的绿茶,后来,我发现成熟度高的夏秋茶叶可以拿来做黑茶喝。现在我喝的黑茶呀,来自这一整棵茶树。”56岁的祝雅松摘下一根10余厘米长的茶树枝,边比划边说。
        我省茶资源丰富,但30多年前,武义的茶农只采嫩芽做绿茶。而祝雅松则从一片叶子到一棵树,从春到秋,把整株茶树和整个生长季都利用起来,制作出具有浙江特色的黑茶产品,成为浙江黑茶“第一人”。

    绿茶客的黑茶梦
        祝雅松理着寸头,皮肤黝黑,腰背挺得特别直。早上在茶园转了两小时后,他回到茶叶生产车间,看一台台机器自动运转着。闻着阵阵黑茶香,他感慨地说:“现在的生产环境真好,茶叶发酵的温度由电脑自动控制,想当年,都得靠我自己把握,稍有差池,茶叶的口感就不对了。”
        老祝的老家在武义县白姆乡,三面环山。山头上分散着茶园,村民们世代以种茶为生。当时祝家有10亩茶园,一家6口人的生活全靠它。“那时父母辛苦一整年,卖完春茶就没有其他收入了,日子很艰难。”祝雅松从小跟着父母采茶喝茶,对茶叶又爱又恨。他时常想着,这一片片茶叶,能不能发挥出更大作用,让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呢?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刚好,当时乡政府得知边疆的少数民族常年食用牛羊肉,很少吃蔬菜,每天必须饮用砖茶来平衡油脂和补充膳食纤维。乡政府觉得制作砖茶或许能盘活集体经济,便在1985年准备创办砖茶厂,并从湖南请来黑茶师傅传授技艺。祝雅松藏在心底多年的梦想被点燃了,23岁的他毅然关掉当时做得还不错的塑料厂,一心拜师学艺。
        “那段日子虽然很苦很累,但回味起来还是甜甜的。”祝雅松抓起一把茶叶闻了闻说,砖茶的加工工艺和绿茶很不一样,要经过杀青、揉捻、渥堆等工序,再进行长时间发酵,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发花。
        为了这朵“金花菌”,祝雅松睡在车间,日夜守着金花发酵房。当时没有电子设备,烘房里的温湿度全靠人为控制,只有温度适宜,砖茶才能发花。
        1天、2天、3天……到第12天,砖茶终于发出花了!满眼红血丝的祝雅松激动地跳起来。半年后,抽查检测完每间发花房茯砖茶的发花情况后,祝雅松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砖茶发花率达到了合格标准,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老茶农的新思路
        正聊着天,祝雅松的电话响了,是西北一个经销商打来的,要求多发200吨茶叶。“好的,我马上安排。”挂完电话,老祝苦笑说,“现在黑茶真是好卖多了,以前压根卖不动。”
        为何卖不动?老祝解释说,当时,全国尚未流行喝黑茶,黑茶的主要销售地在边疆地区,尤其是新疆的牧民。但当时国家采用定点生产、定向供应的政策,普通民企生产的黑茶产品,很难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市场。不甘心的祝雅松转变思路,把目光转向当地农村,请西北牧民品尝来自浙江的砖茶,并不断调整工艺来使茶叶更适合其口味。1997年,砖茶厂改制,祝雅松将其买断并不断改良生产技术。后经国家评测,在2001年,他的“骆驼九龙”茶厂被正式确定为全国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
        在生产车间里,一包包刚赶制出来的黑茶被精心打包装箱。月底,至少100吨黑茶将从武义被运到金华货运火车站,接着一路抵达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再从这里搭乘中欧班列,销往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他们根据沿线60多个国家的不同饮茶习俗,开发出适销对路的茶产品,有茯砖茶、黑砖茶、有机黑茶等。2015年之前,从武义发往西北的黑茶,每年只有5000吨左右。中欧班列开通后,每年黑茶销量明显增加。
        这时,老茶农徐乐福来带了一袋茶叶来串门。“自家的茶叶出了国门,我们的钱包也跟着鼓起来了,我给老祝点赞。”徐乐福乐呵呵地说。他已向老祝供应了27年的夏秋茶,仅去年一年就有5万斤,收购价格从每斤四五元到20多元不等,一年收入就增加了几十万元。
        目前,祝雅松的黑茶年销量达7500多吨。武义现有的10万亩茶园里,有6万亩供应茶叶给他。他每年除了从这些茶园收购春茶,夏秋茶的收购量也达到6000余吨,令原来只能以春茶为主要收入的茶农们每年能额外增收5000余万元。

    父子兵的销售经
        走出车间,迎面走来一个小伙。“这是我儿子,现在他来做我的接班人。”老祝得意地介绍。祝斌凯瘦瘦的,戴一副黑框眼镜,才30岁的他,已是个老茶客。
        2013年,老祝决定扩大厂房,希望在杭州工作的儿子回来帮忙。“我们父子俩都是在茶叶堆里长大的,看到爷爷奶奶那个年代的茶农富起来后,父亲打心底里高兴,希望我接过接力棒,利用家乡的生态资源,继续为茶农们增收致富作贡献,传递黑茶文化。”祝斌凯深受感染,回家正式成为一名“茶二代”。
        祝斌凯几年前就关注到,由于黑茶消脂养生的功效,沿海一带的人对它慢慢有了诉求。他和父亲决定立马引进新技术,采用明前嫩芽和嫩度高的春茶,陆续开发了多元高端黑茶,深受南方人喜爱,很多年轻人把它当日常茶饮用。黑茶从“沙漠”卖到“海洋”,实现了从边销茶到高端黑茶的转变。祝斌凯有着跟父亲一样的成就感。
        不过,在黑茶的销售理念上,两代人也经历过磨合期。2014年,祝斌凯提出把黑茶搬上互联网,希望电商时代杀出一条更广的销路。而父亲认为,电商走的是量大和快销路线,黑茶的原材料需要时间去沉淀,生产线也跟不上那速度。
        祝斌凯坚持己见。他注册了淘宝店,拍产品、想文案,身兼老板和客服的他,从早上8点到凌晨两点一直在线,5个月后才接到第一笔订单。1年多下来,成交的订单一双手都数得过来,投进去的10多万也打了水漂。虽然失败了,但这段经历让祝斌凯更加深刻地思考黑茶市场的未来。他意识到,父辈传统的线下营销模式或许更适合黑茶,他开始琢磨其他销路。
        2016年,在祝斌凯的主导下,“骆驼九龙”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在一起,打造以黑茶养生文化为核心的新型工业旅游企业,每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既创造了旅游收入,又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黑茶产业,在父子俩手中,越来越具有市场活力。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上篇信息:绿鹰牌”磐安云峰茶等金奖茶品鉴会记事
                        下篇信息:2019泰顺三杯香北京推介会举行

     

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