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门户网站 !
  •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一)
  • 发布时间:2025.07.10 作者:省政府办公厅 浏览量:38 来源:茗边
  •  

                           浙政办发〔2025〕19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深入推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促进茶农增收致富,持续擦亮“世界茶乡看浙江”金名片,经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土特产富”全链发展要求,推进良种化、生态化、品牌化、融合化、数字化发展,持续提升茶文化引领力、茶产业竞争力、茶科技驱动力,加快形成“以绿茶为主导,红茶、黄茶等多茶类协调发展;以龙井茶为龙头,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等多品牌协同并进;以茶叶为主体,茶饮品、茶食品、茶日化品、茶保健品等多产品协力开发”的新格局。
        到2025年底,全省茶园面积达到320万亩,干毛茶产量超过21万吨,干毛茶产值超过315亿元,年销售额超1亿元的茶叶龙头企业达到35家,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300亿元,累计培育2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到2027年底,全省茶园面积达到330万亩,干毛茶产量超过22万吨,干毛茶产值超过350亿元,年销售额超1亿元的茶叶龙头企业达到50家,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500亿元,累计培育3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二、工作举措
        (一)优化茶叶区域布局。根据各地资源禀赋、生态条件、产业基础,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支持龙井茶产区质量标准化、经营品牌化、加工精深化,深化白化茶产区产业融合和多业态发展,加快早茶产区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升级,推动其他特色茶产区做精做优“一县一品”。支持优势产区建设一批农事(茶叶)服务中心。到2025年底,龙井茶、白化(黄化)茶园面积分别达到97万亩、80万亩以上,累计建成农事(茶叶)服务中心15家以上。到2027年底,龙井茶和白化(黄化)茶园面积均达到100万亩以上,累计建成农事(茶叶)服务中心20家以上。(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各市、县〔市、区〕政府。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以下均需各市、县〔市、区〕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二)推进茶园宜机化建设。支持茶园宜机化改造、土壤改良和树冠更新;支持无人机、轨道机、自走式耕肥一体机等推广应用,扩大茶园机械化作业规模。支持茶园合理开展生态化建设、景观化改造、融合化经营。到2025年底,宜机化茶园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到2027年底,宜机化茶园面积达到80万亩以上。(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
        (三)加快名优绿茶提档。支持名优绿茶产区升级装备、优化工艺、提升品质,推动自动化、连续化、数字化生产线建设,完善冷链贮藏设施设备。到2025年底,累计建成现代化名优绿茶加工生产线450条以上。到2027年底,累计建成现代化名优绿茶加工生产线500条以上。(省农业农村厅、省经信厅)
        (四)推进精深加工产业化。鼓励茶叶精深加工园区建设,推进茶园适度规模流转,建设标准化原料茶基地,构建“企业+基地”合作模式。开展茶叶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及装备改建提升。支持开发适应新业态、新消费群体的茶饮品、茶食品、茶衍生品,打造茶叶研发中心,培育壮大龙井茶和抹茶等特色茶饮生产基地。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红茶、黄茶等多种茶类,提高夏秋茶资源利用率。2025年,茶叶精深加工年产值突破450亿元。2027年,茶叶精深加工年产值突破600亿元。(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农科院)
        (五)研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支持建设国家级茶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开展茶树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分类建设茶树种质资源圃,推进新品种创制选育。建立省、市、县三级茶产业技术推广服务团队,依托“尖兵”“领雁”“三农九方”“重大协同攻关”等科技项目,支持茶叶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研发应用。到2025年底,全省茶树无性系良种化率达到79%以上,茶叶主推技术覆盖率达到75%以上。到2027年底,全省茶树无性系良种化率达到80%以上,茶叶主推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农科院)
        (六)打造浙茶品牌矩阵。构建“龙井茶+区域公用品牌”的“1+N”浙江绿茶品牌矩阵。建强“西湖龙井”核心产区品牌,打造龙井茶品牌集群。引导各地做精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品字标浙江农产”建设,培育一批具有鲜明浙茶历史经典文化特色的原创IP。2025年,龙井茶干毛茶年产值达到70亿元。2027年,龙井茶干毛茶年产值达到80亿元。(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
        (七)完善现代市场营销体系。优化茶叶产地市场布局,推动茶青、干茶产地市场改造提升。支持重点茶市改建扩建,创新市场交易模式,迭代升级绿茶价格指数和龙井茶价格指数。鼓励各地拓展连锁加盟、电商平台、网络直播等经营销售模式。巩固全国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成果,推动浙产茶叶包装全面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支持举办茶叶展示展销活动与各类茶叶竞赛。2025年,重点茶市年交易额占全省总量的47%以上。2027年,重点茶市年交易额占全省总量的50%以上。(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社保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供销社)
        (八)推动茶叶出口结构优化。加快名优绿茶全球推广,重振珠茶出口产业,支持茶叶出口企业参加国际性农产品会展和到境外开设窗口,提升出口茶产品品质。支持通过新式茶饮等出海带动茶叶贸易。依托浙商海外资源,开展海外茶文化展示交流,拓展名优绿茶国际市场新消费。2025年,茶叶出口额达到4.8亿美元。2027年,茶叶出口额达到5亿美元。茶叶出口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供销社、杭州海关、宁波海关)
        (九)深化茶旅融合发展。支持建设功能丰富、沉浸体验的茶叶特色小镇和精品旅游线路,开发一批“茶园+创意加工”“茶园+主题民宿”“茶园+风景名胜”等特色茶旅线路。到2025年底,累计建成茶叶特色小镇35个、省级茶旅融合精品线路35条。到2027年底,累计建成茶叶特色小镇50个、省级茶旅融合精品线路50条。(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
        (十)传承创新茶文化。加强古茶园、古茶树、古茶场等保护开发,支持茶叶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开展茶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活动。培育形式多样的茶文化载体,支持茶博馆、茶庄园、茶空间等建设。到2025年底,累计打造非遗茶空间70家。到2027年底,累计打造非遗茶空间100家。(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省农业农村厅)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上篇信息: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二)
                        下篇信息:没有找到相关信息

     

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