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义,传统的手工制茶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不久前,当地年轻一代的制茶师傅鲍王栋夺得“武夷山杯”第六届全国茶业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冠军,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蝉联县、市、省、国赛“四连冠”选手。目前全县已有中国制茶大师3名、全国技术能手1名,省级、市级工匠、能手16名。 武义是产茶大县,拥有茶园面积11.85万亩,全县茶叶机械1.7万台套,茶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84%,然而获得职称的茶叶加工工却不足百人。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被评为首批“中国制茶大师”的金国庆说,茶产业离不开炒茶师傅的代代传承,过去家家户户都会的古法手工制茶,随着机械化的推进,已经很少看到了。 机械化自动化炒茶普及的今天,人工反而是最贵的。县茶叶技术服务站推广研究员徐文武介绍,相较机械制茶的标准化,手工制茶代表的是各个地区茶品的差异性,两者各有利弊。大规模生产茶叶的茶厂使用的多是手工与机械结合的方法,取长补短。熟练的炒茶师傅非常抢手,农忙时期一个月甚至能挣5万元。随着机械化带来的产业崛起,今后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的茶叶加工人才缺口将越来越大。 “产茶大县”如何迈向“制茶强县”?近年来,武义通过加强技能选拔、广泛开展培训、比拼产品质量、师徒结对传承等,完善茶产业技能人才培育链条。县农业局每年都会举办两到三期针对茶叶加工制作的培训,每期人员在50人左右,并整合民间资源,每年开展公益性的茶产业技能培训,年均培训各类茶叶技能人才500余名,涵盖茶艺师、加工工、茶园植保员等,推动茶产业链不断拉长。 同时,推进师徒结对传承。武义现有茶二代、年轻茶人群体近百人,近年来,充分利用各级群团组织、社会团体等,组织其与制茶大师建立师徒结对关系,加强茶二代、年轻茶人培养力度,引导他们创新经营理念,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在激烈的经济浪潮中求生存、谋发展。 为激励制茶师傅不断钻研技艺,武义喊出“干得好,技术工人也可以成为高层次人才”,打破学历、资历、奖项等门槛限制,以实际操作能力海选茶产业技能带头人。上半年,武义从18个乡镇、街道筛选出的100余名茶叶加工从业人员同台竞技,优胜者跻身当地高层次人才队伍,成绩特别优秀的直接列入县级拔尖人才管理,并破格颁发“茶叶加工工”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鲍王栋就是大赛里冲出来的一匹黑马,凭借在卷曲形一组的出色表现,入选成为“武义县技能标兵”。 武义还十多年来持续举办一年一度的“武阳春雨系列茶金奖产品评比”等赛事,推动产品质量比拼。众多好茶一众茶人竞相角逐、以竞促技,逐渐形成了“武阳春雨”茶清晰明朗的风味特征,在不断精进的“技艺”中成为“有记忆的茶”,当地茶人也在不断的打磨中技艺精进。
|